大家都知道我国有二十四节气,但是大家是否了解每个节气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呢?比如说立冬和冬至,两个节气名字相似,很容易让人混淆,并且它们之间,其实有些很多不同之处,比如说气候、风俗等。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呢?当天应该吃什么?想要了解的朋友,都往下看看吧。
什么是立冬?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指冬三月的开始,每当太阳行至黄经225度,那天便是立冬了。这一天的到来,代表着冬季的开始。在我国古代,立冬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,有些地方每年都会在这一天组织祭祀活动。
什么是冬至?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270°时即为冬至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被称作冬节、长至节或者是亚岁等。冬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个农历节气,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节日,这一天各地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。
那么,大家是否知道立冬和冬至具体有什么区别吗?我们可以从天文、气候以及文化上分别了解下。
首先,从天文角度来说,太阳在冬至这天会到达黄经270度,而立冬这天则是到达225度,两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。同时,太阳光会在冬至这天直射南回归线,是整年夜最长日最短的一天,而立冬这天的太阳,还在慢慢朝南移动。
再则,我们来看看这两天气候上有哪些不同。立冬是进入冬季的伊始,所以这一天的温度,不会降的太厉害,仅仅是入冬的初冷。而冬至则代表着是冬季最冷的时候,往往这一天,是一整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换上最厚的衣服。
此外,从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上来分析,立冬和冬至的地位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虽然立冬在我国,也是相对重要的节气,但是冬至有“冬至大于年”的说法。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,冬至在老百姓的心里,是有多么重要了。有记载说,由于冬至既代表着全年阴气最重的一天,却又象征着全面阳气新生的一刻,就像是黎明前的一束光,所以它有着不一样的寓意。
那么立冬和冬至这两天,老百姓都会准备什么食物呢?其实立冬和冬至,在吃食上倒有些很多重叠的地方。古话说,入冬即补冬,所以在立冬这天,很多地方都会以进补为主,也就是会侧重吃高热量的食物。例如大家会准备羊肉、猪肉、狗肉、鸡鸭鱼肉等,北方的老百姓还会准备一盘热乎的饺子,以此来庆祝立冬。
而冬至,南方的百姓则习惯在冬至这一天祭祖、吃汤圆,北方则一定会准备饺子,这也就是每年“冬至吃饺子还是吃汤圆”大战的起源。当然,除了准备饺子和汤圆,南北不同地方的人们,会分别准备赤豆粥、羊肉汤、糯米饭、年糕、豆粉、冬节丸等各地小吃。